
要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本质都是好的,关键是成人怎样在教育。
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了,我想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他们,多疏导,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说谎”的时候。
记 得那时女儿正在读二年级,有一天换洗书包时,我无意间发现她的铅笔盒里多了一块漂亮的橡皮,我问她橡皮的来源,她回答得支支吾吾的,一会儿说是捡来的,一 会儿又说是向同学借的。一看她这种情况,我就知道有问题了,便更加轻柔地对她说:“你自己说说吧,没关系的,做错了,只要改,妈妈还是喜欢的。因为妈妈喜 欢诚实的孩子。”
从小到大,我一直教育她要做一名诚实的人,听到我这样说,女儿小声地说:“妈妈。对不起!我今天错了。我悄悄拿了 同学的橡皮,我实在太喜欢这种漂亮的橡皮了!”我说:“好的,这块漂亮的橡皮妈妈也喜欢!但是,喜欢一样东西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妈妈会同意你买的。如果采 用占取别人的东西和说谎的方式就不好了。”
女儿懂事地点点头。在我看来,孩子占取别人的东西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而且大多数孩子 并不是有意要说谎,他们的谎言也不是属于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作为家长,需要做的是正确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这种行为。在发现此类情况后,不能粗暴地打骂 也不能听之任之——粗暴打骂的结果是孩子不但没改,而且以后做了坏事更加不敢说;听之任之的结果是把孩子往偏道的方向推。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 们要多弯下腰聆听孩子的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采用讲道理的教育方式。 廖金萍
◆编辑点评◆
关于孩子撒谎的问题,相信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因为这是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作为家长,我认为,最起码的便是承认这一过程的存在,并且尽早对孩子进行教育,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和教育准备,帮助孩子认识并及时纠正错误。
我 很赞同作者的观点——“大多数孩子并不是有意要说谎,他们的谎言也不属于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的确如此,相信为了一块橡皮,为了一支铅笔动心,并偷偷拿 走,这种行为并不属于恶意撒谎的范围,只是因为认识到了错误,并且心虚而做出的本能的单纯的反应。与之相反的是,家长们在成人的世界中那些“善意”的谎 言,才是真正的问题之源,或者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
当然,在孩子在撒谎的问题上,也应该区分对待。如果只是“初犯”,家长 们应该换位思考,如果只是因为喜欢别人的东西,又担心自己无法得到而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难免会觉得委屈。只要我们愿意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那么解 决问题的办法就一定会更加利于孩子接受,这种教育也会得到孩子的认可。
但是,教育需要宽严相济,有适度的尊重和理解,就需要恰如其分的严格和规定,无论是顺手牵羊还是撒谎隐瞒,最好原谅一次,不容再犯,如果家长一再妥协,也只会逐渐失去威信,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张玮
教育大家谈
严 静: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的追求是相同的,孩子也希望得到好的东西,就像看见漂亮的花就会动手采摘,看见同学的新衣服、新文具就想自己也要有一样。如果通过 不正常的途径获得了,他们本身心里也会出现恐惧,所以才造成对家长撒谎,面对这种情况,我很赞成作者的做法,家长确实应该好好教育,但要尽量避免打骂。
刘 飞: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家长,小时候,我因为撒谎,回家被父亲暴打,此后,我便一直引以为戒。但是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不承认事实。但是在孩子的 教育问题上,我一直觉得父亲的方式也有可取之处,保证孩子品行端正的问题上,应该坚持严格的教育方式,所谓“棍棒下面出孝子”,树立家长的威严很重要。
李文浩:我一直很头疼孩子撒谎的问题,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很爱撒谎,作为父母经常教育,和老师沟通,但是都没有办法得到很好地解决。讲道理,打骂各种招数用尽,孩子油盐不进,撒谎都成为了常态,我很希望能够有家长给予我好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