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最美“肩梯”。
在去年“7·11”洪灾中,中江县消防大队西环线中队全体救援人员迅速投入到抗洪抢险中,转移受灾群众、抢运生活物资,用血肉之躯,为老百姓搭建起了一架拯救生命的最美“肩梯”。去年7月,该中队被评为四川好人(四川省抗洪抢险先进典型(集体)),8月被评为中国好人(四川省抗洪抢险先进典型(集体))。
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
营救疏散数百群众
去年7月11日5时27分,该中队接到指挥中心调度命令:当地南华镇、杰兴镇、回龙镇、集凤镇、古店镇有不少群众因暴雨被困,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救援。
接到命令以后,中队迅速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展开了集中、紧张、艰难的抗洪救援任务。
该中队全体救援人员连续奋战20余小时,辗转9个重灾现场,接警出动30余次,出动官兵200余人次,舟艇50余艘次,成功营救和疏散群众800余人,圆满完成抗洪抢险救援任务。
7月11日6时35分,南华镇涌泉村一民房被淹,有人员被困。接到命令后,中队立即与报警群众取得联系,得知房内共有8人被困,其中2名小孩、2名老人、4名成人,房屋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由于积水严重,救援车辆无法驶入救援区域,救援人员立即带着破拆工具,趟过齐腰深的雨水,赶到被困群众所在位置,对房屋的窗户进行破拆以解救被困群众。经过艰苦救援,被困的8名群众终于被成功解救出来。
与此同时,中队另一组救援力量赶到了南华镇苏坝村。看到救援人员赶到,被洪水围困在二三楼多时的群众连忙高声呼喊:“快救救我们!水越来越深了,房子就快塌了,我们很快就要撑不住了!”
中队救援人员立即划着橡皮艇展开救援,在橡皮艇无法到达的小巷、转角,救援人员趟着没过腰部的洪水,背上老人、扛起孩子。从10时至21时,中队救援人员共往返救援现场30余次,10余个小时的救援中一直泡在水中,身上从未干过,即使在救援过程中受了伤,也从未停止救援。
风雨里为孕妇老人搭起最美“肩梯”
7月11日16时许,中队救援人员赶到中江县司法局宿舍。这里有30余人被困,包括多名老人和孩子。其中一栋小楼,洪水已经漫过了一楼,正向二楼上升,被困的老人和孩子在阳台上呼救。
由于救援的冲锋舟无法与宿舍楼的阳台平齐,中队救援人员只能一面用手抓住楼房的外墙,尽量保持冲锋舟平衡,一面伸手引领楼里的被困群众登上冲锋舟。一名孕妇被送了出来,因为害怕,她不敢往下。救援人员立即俯下身子对孕妇说:“往我肩膀上踩,没关系!”另一名战士则半蹲下去,两人相互配合,为这名孕妇搭起一架“梯子”。在其他救援人员的搀扶下,踩着这架特别的“肩梯”,这名孕妇被扶上了冲锋舟。
紧接着,中队救援人员又通过同样的方式,将一名老人扶下二楼,搀上冲锋舟。随后,一名90岁的婆婆被搀扶了过来,老人腿脚不方便,大家小心翼翼将老人扶上冲锋舟。就在这一瞬间,一名救援人员脚下一滑,跌落到水中。当他重新爬上冲锋舟时,全身衣服已经浸湿。这位婆婆看到这一幕眼角湿润了,连声说着“谢谢!”
在整个抗洪抢险行动中,救援人员们没有换过一件干衣服,没吃过一口热饭喝过一口热汤,许多人因连续10多个小时泡在积水中,出现了感冒、发烧等症状,但是只要接到命令,他们又毅然出动,无一人退缩。
去年7月,该中队被评为四川好人(四川省抗洪抢险先进典型(集体)),8月被评为中国好人(四川省抗洪抢险先进典型(集体))。统计显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该中队共接处警610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300余人,疏散被困群众210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800余万元。
记者张嵘通讯员张玉图据受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