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不是只能成为废品,它还可以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什邡的马祖小学,专门开设的“纸浆艺术”课程上,师生们将废纸回收利用,并染成各种颜色,制作成纸浆画。在这样课程中,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有环保理念、创新意识,更能锻炼到自己的想象、设计、创作和动手能力。

近日,在马祖小学纸浆艺术教室内,学生将收集起来的废旧纸张撕碎、浸泡、染色,制作成彩色纸浆。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力,在硬纸板上绘好图案后,用镊子将染好颜色的纸浆,一小块一小块地往图形上粘。
记者在校园内的楼道、走廊等公共区域,皆可看见孩子们画好的纸浆画挂在墙上展示,既有国学内容,又有传统文化。“孩子们画好的画挂起来展示,既能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也能增添孩子的信心。”马祖小学曾利华老师介绍,学校从2016年就开设了纸浆画课程,通过平时的摸索和不断地研究完善,2019年正式将纸浆画纳入了课本教材,列入地方课程。
所以,学校三年级以上的班级每周都有纸浆艺术课程,“毕竟纸浆画要求学生定力高,粘贴纸浆时手腕也要有力,对低龄段的学生来说稍有难度”。曾利华老师说,从开设纸浆艺术课程后,学校也会鼓励孩子们将家里的废纸收集起来,带到学校做成纸浆,而这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理念。
“制作纸浆画的废纸不仅来自于学生的家庭,更多的还是来自学校旁边的一家纸厂。”纸浆艺术课程教师杨梅说,学校周边有个大型的卫生纸加工厂,经常会产生许多废纸,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学校才因地制宜开设了纸浆艺术课程。
记者了解到,学校的纸浆艺术工作坊还获得了2018年什邡市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9年德阳市中小学(美术类)优秀艺术团。《农村小学纸浆艺术教育策略研究》被立项为德阳市教育科研课题。
“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纸浆艺术创作、纸浆艺术教育实践,希望形成纸浆艺术教育理论体系,让学校的纸浆文化艺术特色走的更远,被更多人所熟知。”学校校长杨勇表示。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