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下半年,德阳的经济工作重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瞄准发力?7月29日,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召开给出了明确答案。
本报记者 陈晓霞
全年目标:GDP增速达9%、保三争二
实现全年“GDP增速达9%、保三争二”目标任务,既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重大使命,也是德阳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
要完成全年奋斗目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必须达10.5%以上,这要求下半年工业总产值每月增长12%以上、比上半年数据回升0.7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每季度要增长18%。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要完成全年10.5%的目标,服务业13项部门指标季度增长需要全面向既定目标靠拢,特别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批发业销售额等大权重关键指标,分别要比上半年回升15和5个百分点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完成全年12%以上目标。各地各部门要紧盯8大主要经济指标和17项GDP支撑核算指标,加大指标进度管控、预警预判力度,特别是针对当前经济工作中核算权重大、完成进度慢、问题困难多的短板指标,要逐项分析、精准施策,全力以赴赶进度、补欠账;好的指标要继续保持、深挖潜力、多作贡献。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要加强经济运行的跟踪、分析、研判和服务,按月对重点指标、企业和项目开展“大盘点”,每月底要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进展情况。
>>>狠抓项目方面
稳增长的关键在投资,重点在项目。今年下半年是重大项目建设黄金期,全面突破的关键期,各地各部门一是要加力加速基础设施项目,华强沟水库等10个项目要竣工达效。二是要早建早成产业项目,要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切实抓好抓实。三是民生项目要落地落实,一方面要
抓好30个民生项目,确保下半年完成投资23亿元;另一方面要深入对接当前国家、省关于老旧小区改造,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民生领域方面的激励政策,借助上级资金支持办好更多民生实事。四是服务项目要管督并重。对37个省重点项目和285个市重点项目逐个排队,逐个分析,列出进度表、问题单,倒排节点,加速推进。要全程跟踪,强化项目谋划、落地、开工、推进、竣工等环节全过程督查,确保项目真投入、快投入。五是招商引资要盯紧盯实。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锚定格力、康佳、富士康等行业500强和世界500强重点企业,对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抓好上下游配套产业链项目招商;对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点招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打造产业集聚区,切实提升招商引资的实效。下半年重点对接投资220亿元的中材钛谷产业园、50亿元的国轩新能源汽车、30亿元的新大洲牛肉等有意向的项目,力争引进100亿元特别重大项目和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个以上,5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
>>>产业发展方面
在产业发展中,工业要挑大梁。要盯紧看牢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加紧释放工业产能,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以上。要围绕构建“5+5+1”产业结构,狠抓主导产业提质振兴计划。聚焦发展高端装备、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产值破千亿、占比再提升,实现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力争达到250亿元。
服务业要强化支撑。在拉动消费上下真功夫,要用好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抢抓下半年消费旺季的有利时机,办好惠民购物全川行等系列促消活动,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活力。要着眼城市消费,加强公共交通、餐饮住宿、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等基础配套建设,打造一批新商圈和生活圈。
农业要助推发展。要推进乡村振兴,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做优一批农业品牌,加快建设成德同城化乡村示范走廊,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3个,力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740亿元。
难题破解促增长。要着力解决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尽快健全投融资体系,畅通融资渠道。要在争国资、活民资、推融资、引外资、强合资上下功夫,探索“资源换发展”,真正让资本要素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互动起来。
>>>民生保障方面
着力抓好脱贫攻坚。要围绕全年5200户9709人脱贫目标任务,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9月底要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改造任务。
抓好环保问题整改。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十大攻坚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督察组反馈问题及专项督察意见的整改,严格执行整改“销号”制度,推动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着力筹办第二届四川国际航展和首届中国装备智造国际博览会等重大活动。
着力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稳定事件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